2025年8月11日,我校邀请三级研究馆员,邯郸市群众艺术馆戏曲表演部部长宋俊晓开展《从舞台到课堂:戏曲赋能学前儿童发展的教学创新》线下专题授课,学校领导班子成员、教学教辅部门及教师20余人参会。
宋俊晓老师围绕我国国粹京剧戏曲为载体,让孩子们通过表演深入了解并亲身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,促进儿童身体协调性、语言表达、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综合提升。例如,通过戏曲动作模仿锻炼肢体控制能力,通过创编故事和绘制脸谱培养叙事能力与艺术表现力,同时借助AI工具(如虚拟角色对话、数字化换装)实现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术的融合,启蒙儿童的创新思维,促进了学前课程创新和专业建设
宋俊晓部长强调,通过亲子共演、家长进课堂等形式,构建“家庭-幼儿园-社区”协同育人网络,打破随着全球化浪潮与数字娱乐的冲击,传统戏曲面临观众老龄化、传承断层的困境,让戏曲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纽带,实现文化生命力的延续与活化。
此次活动突破传统课堂的单向灌输,构建“感知-体验-创造”的闭环。部分教师已开始尝试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设计,本次讲座为我校教师提供了戏曲赋能课堂教学的实践指南,丰富了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。戏曲中“万物有灵”的原始思维与幼儿认知发展阶段高度契合,通过教具制作和角色扮演,引导儿童自然完成对世界秩序的认知建构。此外,AI技术的应用(如虚拟戏台、数字化换装)为传统艺术注入科技活力,为学前教育提供了“守正创新”的范本。